談談冬季腸胃炎禍首---輪狀病毒感染



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任臨床副教授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醫務長
楊文理 醫師



台灣、香港等氣候溫和的地區,輪狀病毒感染的好發尖峰季節從十一月到隔年三月,但在熱帶國家像馬來西亞、泰國及越南,輪狀病毒感染並無明顯的尖峰季節。輪狀病毒造成腸道病毒性感染,導致發燒、嘔吐及嚴重下痢,病患可能脫水需要住院。輪狀病毒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,在糞便中排出的大量病毒顆粒是造成有效傳染的原因,且輪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,故可在物體表面存活數天之久。

到五歲時,幾乎每個孩子都至少發生過一次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,每五人中有一人需要看醫生,每65人中有一人住院,每293人中約一人死亡,輪狀病毒感染是全球造成6至24月齡嬰兒嚴重腹瀉及嘔吐的首要原因。年紀越小的嬰兒感染風險越高。輪狀病毒感染在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兒童的發生率類似,改善衛生條件亦無法降低疾病的發生率。輪狀病毒是造成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幼童住院的常見原因,而且是造成開發中國家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
輪狀病毒每年引起約1億2500萬起腸胃炎病例,造成全球約44萬人死亡,每分鐘造成一名兒童死亡,死亡病例大多發生在印度次大陸、中非地區及南美洲。這些疾病造成2500萬次就診及200萬次住院輪狀病毒感染症狀包括:


嘔吐 - 90% 腹瀉 - 91.4% 發燒–77%


1. 腹痛


疾病通常維持3-9天,但腹瀉會長達3週,輪狀病毒感染比其他感染造成的腹瀉更容易造成脫水。當病童脫水時,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會突變的非常嚴重。輪狀病毒具高感性,主要的傳染途徑為糞口途徑,由於病毒可以存活在環境中,因此可透過人與人之間傳播、飲水或食物而受到汙染,另外接觸到受污染的表面例如玩具而傳染,病毒可在手上存活數小時,在固體表面存活數天。輪狀病毒在人的糞便中維持穩定及感染力達一周,是造成院內感染的重要原因。

在美國,25%的輪狀病毒住院病例,或每年約16,000-18,000起住院病例,是因為院內感染輪狀病毒所致,已開發國家的所有輪狀病毒住院病例中佔27%,開發中國家則佔32%。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負擔是在兒童的健康層面(死亡率及發病率),直接成本包括因祝願造成的醫療費用、門診就醫、個人、機構、診斷及藥物的費用,間接成本包括社會及家庭的費用,這是因為家長必須照顧生病的小孩,而造成工作時間的損失。


感染到輪狀病毒後沒有特殊的治療方式,只能緩解輪狀病毒造成的症狀,像是經口補充水分,或靜脈輸液及發燒處理。如何預防輪狀病毒感染?改善整體衛生條件,無法有效預防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的發生率。對幼童及社區來說,疫苗是防止輪狀病毒感染最好的方式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將發展輪狀病毒疫苗視為最重要的公衛目標之一。

輪狀病毒與一般腸胃型的感冒不同,往往會持續一個星期左右,光是腹瀉就可能長達3~8天,讓家長看了著實很心疼。如果想事先預防,可以考慮施打口服的輪狀病毒疫苗,但第一劑最好在寶寶2個月施打最有效果。孩子上吐下瀉是家長繼發燒後最害怕的疾病症狀,往往在吃什麼拉什麼的情況下,不知道該讓孩子如何補充營養,尤其輪狀病毒是小兒十分流行的腸胃型病毒,它會嚴重破壞到小腸黏膜,造成小腸絨毛上的乳糖?減少,導致乳糖無法吸收,這些未能消化吸收的物質在腸道內造成滲透壓升高,水分由腸道外進入腸道內,容易形成稀水便。同時大腸內的細菌,對於這些未吸收的醣類會進行發酵作用,而使大便帶有酸味。這類腹瀉的特點是當禁食後,就不會再腹瀉。飲食上建議改採其他易消化的食物,應可改善腹瀉的情形,如果有嚴重脫水情形應儘速送至醫院吊點滴。
Q1:輪狀病毒感染與腸胃型感冒的區分?
A:一般說來,醫學上並沒有腸胃型感冒,一般民眾所稱之腸胃型感冒應指病毒引起之腸胃炎合併呼吸道症狀,受到輪狀病毒感染而嚴重水瀉者,症狀會長達一個星期、一天水瀉8~10次,與一般腸胃型感冒只腹瀉2、3天即好有非常大的不同,因此常讓家長頭疼。

Q2:寶寶已超過六個月,還可以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嗎?
A:目前市面上有二劑型和三劑型輪狀病毒疫苗。兩劑型輪狀病毒疫苗,第一劑可於出生後6個星期服用,最遲應於16個星期大前服用,第二劑於第一劑服用後至少隔4星期,且第二劑最晚需於寶寶六個月內服用。
而三劑型則於寶寶二個月大口服第一劑,最遲應於12個星期大前服用,之後每隔2個月服用第二、第三劑,且第三劑最晚需於寶寶八個月內服用。
馬偕醫院小兒科紀鑫醫師建議寶寶若要服用完輪狀病毒疫苗,最好依照上述建議時程給予,完成整個輪狀病毒疫苗服用時程後,即可大大減少幼兒因輪狀病毒產生的嚴重症狀,或甚至需要住院治療的情形。


Q3:服用輪狀病毒期間,若寶寶滿六個月了,卻還沒有服用完時程,怎麼辦?
A3:現在市面上所研發的輪狀病毒疫苗只有口服類型的,由於二劑型需服用兩劑,三劑型需服用三劑才能達到較高的預防效果,因此若最後一劑服用會超過六個月大,則需與您的小兒科醫師討論,因為目前二劑型疫苗大規模試驗只做到6個月,寶寶若超過6個月以上服用,效果較不明確。至於三劑型疫苗目前大規模試驗只做到8個月,故不建議超過8個月以上的寶寶服用。但家長要知道這兩種疫苗不能互相混用,也就是一旦選擇使用兩劑型或是三劑型疫苗,就必須繼續使用同種疫苗,完成整個建議時程,才能得到最好的預防效果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imanotw970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